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
十二经络的穴位多了去了,要想记住这么多穴位,得分别去记每条经络上的穴位,如果配上顺口溜,那么既背得快,又记得牢。
下面分享一下我背太阴肺经的十一个穴位顺口溜。
中府云门开,天府游侠白。
尺泽孔最好,列缺经渠来。
太渊鱼际线,少商甲根呆。
左右各十一,经通人也乖。
《黄帝内经》中,十二月与十二经脉的对应关系是怎样?脏气法时论写的不够详细?
黄帝内经,收集整理古人智慧,汇合各种精华,浓缩成一个指导思想,正确的方向,给我们描绘出轮廓框架。有些治疗方法也有没有具体到那个穴位,后人通过实践填补空缺丰富充实经典。
张仲景从脏气法时论就领悟到了,金匮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扩展到十二个月。
周代是11月称“建子”。
殷代是12月称“建丑”。
夏代才是一月称“建寅”。
十二经络对应到月份 ,
寅月对应肺经,就是一月。
卯月对应大肠经就是二月,
辰月对应胃经就是三月……
丑月对应肝经就是十二月。
以此类推即可。
《灵枢——阴阳系日月》讲的是,足臂十二经,对应十二地支。十个手指头对应十天干。
结合素问前面的,四气调神大论,四季的调整顺应自然规律。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
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也是一种思路。
黄帝内经里的经络走向,也有几类,比如常见的,十二正经循行,手太阴肺经从胸到手。但是,肺经的五腧穴又是从手到肘。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还是在光明教材《黄帝内经讲解》中找到了比较权威的说法,首先这个问题内经中没有明确答案,常见的观点有三个:
十二经应十二月,有多种联属方法:
有按十二经运行次序属的,如张志聪说:“手太阴应正月寅,手阳明应二月卯,足阳明应三月辰,足太阴应四月巳,手少阴应五月午,手太阳应六月未,足膀胱(应作太阳)应七月申,足少阴应八月酉,手厥明应九月戌,手少阳应十月亥,足少阳应十一月子,足厥阴应十二月丑。”
有按五行属性联属的,如马莳说,“春应肝胆,夏应心与小肠,秋应肺与大肠,冬应肾与膀胱,而辰戌丑未之月,则合四经而兼之脾与胃也。”
有根据四时阴阳盛衰联属的,即一月足少阳,二月足太阳,三月足阳明,四月手阳明,五月手太阳,六月手少阳,七月足太阴,八月足少阴,九月足厥阴,十月手厥阴,十一月手太阴,十 二月手少阴。由于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联属的方 式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这个问题太大了。天文在下十二月不是我们现在的十二月,是易经六十四卦象的十二消息卦对应的是十二月,月也不是现在月份,代表的天文在下的象数地方。手足藏府十二经对应的“子午注流”来源金代,是一种作用干 支 纪时在十二经五俞穴上按时开穴的针法。其“子午注流环周图”由内而外分为:十干主日 腧穴注流 岁运定时 同宗交错。很是复杂!现在是简单化 错误化……,经脉神经化,错的离谱。
十二经络的主要穴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快速记忆十二经络?
同汉字一样没有快速的办法,只有练练练的练多了,就记住也明白了。
练是先在自身上照图划,这可一二个月左右掌握经络位置。穴位费时长些,半年左右可大概找对,啥用三年可明白,再在他人身上找一年可准确的完成了。
且年龄越小速度越快,年龄越大越笨蛋。但自感经络与穴位,正相反,年龄越小越无感,因其全身无处不气血充盈处,年龄越大经络与穴位感越清晰,因气血没有多少了,全身气血亏空了。
不看图的自学自练,是有痛麻胀痒时瞎按乱掐,总会碰到解决的地方,记住此穴,再有类似症再按掐此处,解为对了,不得解就是错了,中医术认定不论啥病症必在体表有记号,此为阿是穴,解此穴症间接医本病。这是肌体一体性决定的,虽无科技支持,但事实如此,依事实弃科技必然。
中医神妙处就是自病自诊自医治,且不用钱不求人,自掐按捶.自寻草配药.自疗.自调。
由是练气功不是书上写的气游经脉走由人控制,而是有人气感天生灵敏,草药气味窜向自体哪里可感受到,此为原始方剂来源或形成方式。
赞议一下,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