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式口诀心法?
十三势白话歌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拔背落自然。
初势左右懒扎衣,双手推出拉单鞭。提手上势望空看,
搂膝拗步重下势,手挥琵琶又一番。上步先打迎面掌,
搬揽捶儿打胸前。如封似闭往前按,抽身抱虎去推山。
回身拉成单鞭势,肘底看捶打腰间。倒撵猴儿重四势,
白鹤亮翅到云端。搂膝拗步须下势,收身琵琶在胸前。
按势翻身三通背,扭颈回头拉单鞭。云手三下高探马,
野马分鬃往前进,懒扎衣式果然鲜。回身又把单鞭拉,
玉女穿梭四角全。更拉单鞭真巧妙,云手下势探清泉。
更鸡独立分左右,倒撵猴儿又一番。白鹤亮翅把身长,
搂膝前手在下边。按势青龙重出水,转身复又拉单鞭。
云手高探对心掌,十字摆莲往后翻。指裆捶儿往下打,
懒扎衣式紧相连。再拉单鞭重下势,上步就排七星拳。
收身退步拉跨虎,转脚去打双摆莲。海底捞月须下势,
弯弓射虎项朝前。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
歌兮歌兮六十句,不遇知己莫轻传。
太极十三势推式口诀?
太极十三势推式的口诀如下
1.十三总势莫轻识 命意源头在腰隙
2.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稍滞
3.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是神奇
4.势势存心揆用意 得来不觉费功夫
5.刻刻留心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
有传承的太极拳师父***弟十三势行功法,都是怎么练的?
有传承的练法以前什么样不清楚,现在看到的都是空架子了,没有吸气在命门,呼气至丹田,太极拳是既简单又复杂的***,创拳目的就是要练心身,求真气,先求知己再求知人,使目视耳听手脚的行动等出生就有的本能更加强大,但现在的传承就好笑的很,师傅是错的,***弟也是错的,这种传承不可取,其实太极拳是有标准的,只不过现在的******自己不会就掩耳盗铃般的不承认,扬班候传给吴全佑的老谱三十二目就是正宗太极拳教材,已经很详细了,按这书练才能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
太极拳十三式不是外形动作,而是内外合一的功夫,它贯穿于太极拳的时时刻刻与每一个动作和能量蓄发之中。即十三式不是分开的十三式,而是合一的整体。
首先要知道太极拳的能量是怎么蓄发出来的。
太极拳不是依靠肌肉紧张收缩进行能量蓄发,而是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内里是心肝脾肺肾生成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蓄发,外部是周身整体屈伸拧裹折叠束展顺逆生成的能量蓄发。
这种能量蓄发是周身整体生成的,所以太极拳要一动无有不动。
我是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就拿武式太极拳第一式懒扎衣来说一下:
太极拳是一气之起落的能量蓄发加阴阳转换形成的一气之循环起落的能量蓄发,上行能量在四梢鼓荡而形成的向上劲力为捧劲,前伸之臂为挤劲,后缩之臂为捋劲,后腿能量向前腿转换,则在前腿生成踩劲,在踩的同时,前伸之臂的劲力由挤劲转换为按劲,双臂前后相挫为冽劲。如果将前臂之意放在肘肩,则为肘靠之力。
身体蓄发八劲之力的同时,还要有顾盼定随之意。
以上就是十三式在太极拳能量蓄发中的表现。
我在主页作品中用视频介绍内家拳论,正在介绍武禹襄太极拳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去了解一下真正的内家拳是什么样的。
不讲拳的能量蓄发而只讲外形动作以及意念和松懈这些荒唐的反科学的垃圾的,都是***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首先要由外而入內,杨露禅有外功基础才好入门。身体壮实已包涵能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判断力要有,身手敏捷这是基本,太极更增加了感知功能比外家多了一种手段,且由功驱拳,松功入门,气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爬,直练到神意气的顶端,这几句话都是有***支持的。太极十三式是神意气不断流动蓄发灌注的活动,并非一招一势的对招,练到最后太极无招,随曲就申,顺势而为,连孙子兵法都纳入进来了,平时多与师傅及师兄弟们反复切磋印证,更要遍访各派名师交流切磋验证提高,比如去找今天的方便验证下。现在的人练拳只练拳不练功,很多人连松是什么都还不懂,更万人中还难找到一个入门的,里的大多数,马宝国是***的,闫芳还没有半瓶水都是忽悠。本人练杨式老六路,远没有把师傅教的***练到身上,所以说的不对的肯望拳友多多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