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27到苏-33,苏俄重型舰载战斗机是如何起步的?
实际上毛子的舰载机起步颇为不顺利,资金,技术的匮乏是一方面,内部的争吵***是另外一方面。一系列争吵妥协最终的结果是1143项目,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基辅级,以及1143.5项目的第比利斯号,也就是今天的库兹涅佐夫号。
在最初四艘1143基辅级的时候,苏联海军就希望获得固定翼舰载机。并在70年代提出了1160项目,这个1160项目从未真正设计定型,但是却是前苏联第一代固定翼舰载机的起点,而当时充当改装固定翼舰载机任务的并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苏27系和米格29系战机,而是他们的前一代米格23和苏24,。按着前苏联海军的奢望,这两型战机将成为舰载对空对海打击的主角。不过这个1160项目很快over。
但是米格23舰载型被命名为米格23A,该机被米高扬给落实了,不但有图纸,有原型机,而且真真切切的搞了滑跃起飞,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应用到了后来的苏27K,米格29K等等后续俄系固定翼舰载机上。
然后你以为前苏联海军潜心研究1143.5(库兹涅佐夫级)了?嗯,实际上前苏联海军当初胃口没那么小,在1160这种超级10万吨梦想蛋糕破灭后,在70年代末前苏联海军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超级梦想蛋糕”1153。1153也是一个前苏联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应该项目前苏联拟议苏27k,苏25k,米格23k作为固定翼舰载机的***。1153这种设想中72000吨的大家伙很快也over,但是作为舰载机的苏27k,苏25k都进行了下去。
在1160,1153两型超大型超级大蛋糕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前苏联海军找到了靠谱方案,就是放大1143,改为大平顶甲板,这就是1143.5,yes,1143.5这是一个里程碑项目,我想我国军迷一定和我有相同的认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库兹涅佐夫,他有两个中国胞妹,中国第一艘***辽宁号,和已经被改的她妈妈都不认得她的17姐。
对应1143.5的固定翼舰载机项目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从T10K发展而来的苏33舰载机,以及米格29K。在继承了米高扬米格23A的相关研究技术后,两型战机,包括苏25k都相对来说顺利很多。
飞起来都掉零件,日本雄心勃勃的F-15J升级***还有参考价值吗?
估计更多的预算都用在“心神”研发上去了,其次F22、35价格太贵了吧,因此升级F15J是目前应该是最佳方案了。另外,中国的歼20已经开始量产,日本与中国在战斗机较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仅仅是歼10C的“落叶飘”就已经够呛的了。
日本F-15,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飞到今天,不能安心寿终正寝,被奉维护好,出动率高,实在不值一辨,今天搞个训练就掉零件,再不老老实实退役的话,前景能有多美妙呢?
说到底,空自手中已没有了好用的家伙什,F-2在地震海啸中丧失殆尽,三代机只剩下百把架F-15,如果不升级,强赶鸭子上架的话,区区一点F-35,自觉得不足其用。
然而F-15最新的批次,也使用了20多年,是飞机总有个老化,行内有句比较专业的词叫做金属疲劳。即便如此,仍要坚持升级改造,该换掉的换掉,以达到重新操练的目的。
要问还有多少参考价值,只能说表面上存在一定的参考指标,因为从航发到雷达,都要换掉,至少在纸面上具有了更高的性能,致于能否达到,就要看实锤,实际检验,正能说明一切。其中一项,过去没有的多任务能力,现在美国支持下,花了钱,被允许加装在上面。
这么说吧,过去不能给的对地攻击能力,现在有了,如此而已。航电升级后,替F-35打个掩护和配合,指示个目标什么的,基本上可以办到。可惜数量上也只有30架以下,数量不多,花费也不菲,整个升级***要在20亿美元以上。
为升级武器,日本好像不缺钱,毫不犹豫,痛痛快快就拿出一大笔钱来,能不能达到目的,另当别论,只是此心不死,总也不能安份守己,值得周边国家对其关注和警惕。
F-35没有速度,不用F-15J,怎么进行拦截?
关于F-15J飞机掉零件的梗,日本已经调查过了,认为是1988年之前生产的F-15J/DJ战机存心相当大的质量隐患,已经坠毁的12架F-15J/DJ中有11架是1988年生产的批次。所以日本对F-15J升级***中,不打算对1988年前的批次进行升级,等F-35到货后直接退役掉,1988年之后生产的98架F-15J/DJ才进行升级延寿。
美国的F-15战斗机本身是非常结实和强壮的机型,美军自己的F-15C/D机队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8岁,要比日本的F-15J还要“高寿”的多。而且平均飞行时间已经超过9800小时,已经超过8000小时使用寿命,但是经过二次延寿后使用寿命延长到12000小时,还要战斗到2030年。
相比较下日本的F-15J连正常的使用寿命都还没用到,日本自卫队在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安逸的。上面有美军爸爸罩着,毛子刚解体正在卖底裤,中国还没发育成型。一年也就100多次紧急起飞,拦截进入其防空识别区任务。是在中日争端加剧,我们划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紧急拦截确认任务急剧攀升到500次以上。才导致日本的F-15J机队不堪重负,问题频繁。
日本F-15J现在主要任务就是防空识别区的拦截和确认,这个任务现在无人可替,刚买的F-35也根本不行。
一是F-35没有速度,球电体重超标,正面投影比F-22都还大,最高飞行速度也只有1.6马赫。这个速度拦截个屁啊,2.4马赫的歼-11只要踩脚油门,连尾气都吃不到,只有F-15这种最高2.5马赫的速度才能进行拦截。
二是F-35是单发战斗机,出海太危险。单发战斗机碰到发动机故障就要嗝屁,在陆地上跳伞还有有相当生存保障,在海上跳伞生存率向来很低,而且海面上海鸟很多,很容易吸入导致故障。今年4月份日本一架F-35在海上训练时坠毁,现在都还只找到些飞机零件。
所以日本除了对F-15J升级外,没有别的选择。
近现代史上,江苏有过哪些文化名人?
华罗庚 1910.11.12-1985.06.12 世界著名数学家 江苏常州金坛人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院士 新中国首位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茅以升 1896.01.09-1989.11.12 世界著名土木工程专家 桥梁专家 江苏镇江人 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院士 新中国首位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我仅知道近现代史上,江苏有过二十位的文化名人:
陆小曼 (1903-1965) 近代作家、画家、翻译家,常州市武进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圣心学堂。代表作品《哭摩(散文)》《遗文编就答君心(散文)》《爱眉小札(日记)》等。
杨 绛 (1911-2016) 本名杨季康,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生于北京,毕业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代表作品《干校六记(散文)》《将饮茶(散文)》《洗澡(长篇小说)》《我们仨(散文)》《洗澡之后(中篇***)》《堂吉诃德(译作)》《斐多(译作)》《吉尔.布拉斯(译作)》等。
钱钟书 (1910-1998) 原名 钱仰光,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出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代表作品《围城》《管锥编》《谈艺录》《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等。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朱自华,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出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原籍浙江绍兴,毕业于北京大学。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余光中 (1928-2017) 当代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 福建泉州,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大学、爱荷华大学。代表作品《乡愁》《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等。
吕叔湘 (1904-1998) 学者、语言学家,出生于镇江丹阳市,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代表作品《现代汉语词典(主编)》《中国文法要略》等。
茅以升 (1896-1989)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出生于镇江市丹徒区,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代表作品“主持修建中国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等。
华罗庚 (1910-1985) 数学家,出生于常州市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毕业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代表作品《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典型群》《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优选学》等。
徐悲鸿 (1895-1953) 原名徐寿康,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生于无锡市宜兴市屺亭桥镇,毕业于巴黎国立美术教育学校。代表作品《奔马图》《九方皋》《愚公移山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等。
周而复 (1914-2004) 原名 周祖先,现代作家、书法家,出生于南京,祖籍 安徽旌德,毕业于光华大学。代表作品《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吴 强 (1910-1990) 原名汪大同,军旅作家,出生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代表作品《红日》《三战三捷》《两个侦察兵》《咆哮的烟苇港》《养马的人》等。
周 璇 (1920-1957) 原名苏璞,出生于江苏常州,近代电影演员、金嗓子歌手。代表作品《长相思》《忆江南》《四季歌》《马路天使》《天涯歌女》《夜上海》等。
赵 丹 (1915-1980) 原名赵凤翱,出生于江苏扬州,祖籍 山东肥城,六十年代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海魂》《李时珍》《乌鸦与麻雀》《十字衔头》《聂耳》等。
张 平 (1917-1986) 原名仉家驹、仉梦良,出生于江苏昆山,祖籍 山东曲阜,六十年代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钢铁战士》《粮食》《小兵张嘎》《停战以后》《烈士中永生》等。
上官云珠 (1920-1968) 原名韦均荦,出生于无锡市江阴***泾镇,六十年代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南岛风云》《舞台姐妹》《枯木逢春》等。
朱 琳 (1923-2015) 出生于连云港市板浦镇,北京人艺话剧演员。代表作品《蔡文姬》《武则天》《推销员之死》《虎符》《带枪的人》《贵妇还乡》等。
王少舫 (1920-1986) 原名王少芳,江苏南京人,黄梅戏演员。代表作品在黄梅戏《天仙配》电影中饰演董永等。
梅兰芳 (1894-1961) 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梅派”京剧艺术创始人。代表作品《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五花洞》《黛玉葬花》《宇宙锋》等。
张君秋 (1920-19***) 原名滕家鸣,江苏丹徒人,出生于北京,京剧“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京剧艺术创始人。代表作品《玉堂春》《西厢记》《望江亭》《状元媒》等。
周信芳 (1895-1***5) 艺名七龄童,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 浙江慈溪,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代表作品《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