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十八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是一种重视内功修炼的功夫,其中的十八式是较为基础的招式。陈式十八式包括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穿掌、云手、掤、捋、按、插、肘、靠、展、砸、撇、捶、搂、蹬和摆莲等动作。
为方便学习和记忆这些拳式,创造了一个口诀:“单鞭提手上,白鹤亮翅后穿掌。
云手掤、捋、按、插、顺势肘、靠上来。展虎势、掌攻心、碾压、捶上扬。
搂膝抱球蹬脚式,摆莲花肘下来。”
陈式18式精髓?
陈式太极拳的18式是整套套路中的代表组合,是展示陈式太极拳特点和技巧的重要内容。18式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流畅连贯。18式由多个基本技巧组合而成,各个技巧动作连贯流畅,力度和速度有致,显现出陈式太极拳舒展柔和的特点。
2. 重心稳定。练习18式需要不断转移重心和身体重量,但重心始终保持稳定,身体保持平衡。这显示了陈式太极拳对体态和内力的要求。
3. 力度协调。18式中的各个技巧,既要发力也要受力,力度的大小和方向需要精细协调,体现出陈式太极拳对力量融会贯通的精髓。
4. 缠绕有序。18式使用手法圈转和身法旋转来控制对方,表现出缠绕对方的技巧。但缠绕是有顺序和节奏的,不至于混乱,体现陈式太极拳的柔中带刚。
5. 意念贯注。练习18式不仅需要精通各个技巧和动作,更需要意念贯注,导引气力,发挥太极拳以意运动的精髓。意念的运用和导引体现高超的太极功夫。
6. 应用自如。陈式太极拳18式作为一套定式套路,但各个技巧都蕴涵实际应用,需要练习者在套路中体会各技巧的实用价值,并能自如运用。这是太极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综上,陈式太极拳18式的精髓在于流畅连贯、重心稳定、力度协调、缠绕有序、意念贯注和应用自如。这些特征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需要练习者在对套路的不断练习与理解中体悟和掌握。这是研习陈式太极拳的关键所在。
陈氏太极十八式由来?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由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先生根据陈式太极拳大架的拳势风格特点,在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上创编而成。
它除了具有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具有较为突出的健身性、休闲性等风格特征,简洁,直观,易学、易练,尤其适合青少年与大学生群体,在当代各高等院校流行较为广泛。
陈氏太极拳十八式名称?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陈式太极
陈式太极十八式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各种特点及诸多动作精华,非常适合初学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在陈式太极***中沙学周在师承传统基础上,更将十八式新架套路练到炉火纯青。拳式口诀如下: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陈式太极十八式,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搂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
义门陈氏十八大房入川之说是怎回事?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 在西部: 民国《简阳县志》卷17"氏族表"中载,麻城孝感乡胡彪等人"明洪武初移民实川,彪与虎、群二人同入川,至简(州)正教乡定水寺插业同居"。 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言然。" 仁寿《李氏族谱》:"元末吾祖世居麻城孝感青山,陈逆之乱,乡人明玉珍据成都,招抚乡里,吾祖兄弟七人迁蜀,因与祖一公籍寿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