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动作要领?
1. 心静体松,精力集中。 保持松静,首先要把大脑静下来。然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全神贯注投入到练拳中去。
2. 虚领顶劲,尾闾中正。 头正颈直,虚领顶劲。口唇自然闭合,下颌向里收,舌放平,动作要向何处,眼神先去,眼随手动,手到眼到,停时目光经食指前视。
3. 沉肩坠肘,坐腕舒指。 肩要松沉平齐,不可一高一低。肘要松沉微屈。意贯指尖。
4. 含胸拔背,气沉丹田。 锁骨平准对齐,胸肌放松,称作含胸。背肌也要放松,背肌骨节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
5. 以腰为轴,上下相随。 腰为主宰,带动四肢运动。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带动四肢的缠绕圆转。作到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要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一气呵成。 6、步法灵活、虚实分明。 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运动时两腿要分清虚实,随着重心的转移,两足要交替支撑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7、势正招圆,连绵不断。 势正是指动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缩,不歪斜。招圆是指动作圆满,舒展不拘不僵。动作之间要求连绵不断,招招贯串,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 8、以意导动,内外合一 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要“心静用意”。使意识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作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太极拳基本步法?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其基本步法包括:起势、开步、迈步、收步、转身、换脚、踏步、退步等。
起势是开始动作,开步是迈出一步,迈步是继续迈出一步,收步是收回前脚,转身是转向另一方向,换脚是将重心转移到另一脚上,踏步是迈出一步,退步是后退一步。这些步法的运用可以帮助练习者保持身体平衡、调整呼吸、提高灵活性和协调性,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
1.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膝与基本垂直,脚尖直向前,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45—60度,两脚全脚着地。
2.虚步
后腿屈蹲,大腿斜向地面(高于水平),脚跟与臂都基本垂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
3.仆步
一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尖稍外展,另一腿自然伸直于体侧,捿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4.独立步
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举于体前,大腿高于水平。
5.开立步
两脚平行开立、宽不过肩,两腿直立或半屈蹲。
6.歇步
两腿交叉屈蹲,前后相叠,后膝接近前腘窝。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
7.半马步
前脚直向前,后脚横向外,两脚相距2—3脚长,全脚着地。两腿屈蹲,大腿高于水平,重心略偏于后腿。
8.丁步(点步)
一腿屈蹲,全脚着地,另一腿屈收,脚停于支撑脚内侧或侧前、侧后约10厘米处,前脚掌虚点地面。
9.横裆步(侧弓步)
两脚左右,同弓步宽,脚尖皆向前,一腿屈蹲,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自然伸直。
太极基本步法教学分解?
太极基本步法各门各派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但是所有的练法都流于形式没有内涵。
真正的太极基本步法一定是在桩功的基础上,劲起于脚,松于踝,达于胯,节节贯穿,动作要领是:右虚步为例,身体重心放于左脚,立身中正,桩起,尾闾落于脚后跟上。身体前移,倒重心,左脚轻轻上步,尾闾找右脚跟,如此反复。
24式简化太极拳
基本步法介绍:
1、弓蹬步是前腿弯曲后腿蹬,又名弓箭步
是指前腿弯曲如弓,后腿蹬直如箭。太极拳的弓箭步与少林拳的弓箭步不同。第一两足距离较近约等于两三足距离。第二是前腿的前弓是由后腿后蹬所致,形成形与劲板反之像,符合力学原理。此种步法在太极拳中用法最多。
2、骑马步
其姿式如骑马之式,两足平衡距离稍比肩宽,也可三脚宽,身体下坐半蹲式,两膝不超过足尖,臀要高于膝,松腰松跨,上体要直,此式在太极拳中用处不多,仅在起势、收势、金刚捣碓等动作应用。
3、丁字步
丁字步是两脚成丁字形站立。一足实着地另一足尖实落地,如“六封四闭”、“高探马”、“上步七星”等动作均用此步。
4、并行步
两脚分开、并行,如“云手”动作即用此步法。
5、平仆步
即一腿下蹲,一腿伸开仆地,如:“切地龙”、“跌岔”即用此步法。
2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