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式陈式太极拳教程?
一、太极起势
二、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
四、六封四闭
五、单鞭
六、白鹅亮翅
七、斜形
八、搂膝
九、拗步
十、掩手肱拳
十一、高探马
十二、左蹬一跟
十三、玉女穿梭
十四、云手
十五、转身摆莲脚
十六、当头炮
十七、金刚捣碓
十八、收势
陈氏太极拳一共多少式,老架一路究竟有多少式?
陈氏太极拳有18式、24式、26式、56式、41式、71式、74式、83式等。
新老架式: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有74式,陈昭奎一脉·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有83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有41式,陈氏太极拳新二路有71式。
陈氏太极拳插步云手的技击方法
身体微右转(胸向北);右脚下落踏震并屈膝,随即左腿屈膝、左脚跟提起,脚尖点地。同时两手随体转,右手内旋向上于左肩前,掌心向外;左手外旋向下、向右划弧于右腹前,指尖向前,掌心向右。目视右掌。接着身体重心全部移至右腿并屈膝半蹲,左脚提起向左横开步;同时,身体微右转(胸向西北)。随之两掌继续向右划弧推出,右掌于身体右前方,稍高于肩,掌指向左上方,掌心向外;左掌于右腰前,拇指侧向上,指尖向右前方,掌心向外。目视右掌。
震开步推掌先用吸气再用呼气完成动作。
2. 向左边迈出左脚,双臂抬至肩高。
3. 右脚跟随左脚迈步,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4. 向右边迈出右脚,双臂抬至肩高。
5. 左脚跟随右脚迈步,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6. 重复步骤2-5,以流畅、连续的方式移动身体。
9. 初学时,要慢慢地练习这个技术,逐渐加快速度和力度,直到熟练为止。
注意:这是陈氏太极拳中基本的插步云手技击方法,要真正掌握这个技术,建议您寻找有资质的教练员,并接受适当的训练和指导。
陈式太极拳,有多少式?
1 陈式太极拳共有108式。
2 陈式太极拳之所以有108式,是因为它包含了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动作和技巧,涵盖了攻防、转化、融合等多个方面。
每一式都有其独特的动作和内涵,通过练习这些式子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同时也能培养专注力和内心平静。
3 陈式太极拳的108式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继承了传统太极拳的精髓,同时也加入了一些陈氏家族的独特技法和变化。
因此,选择练习陈式太极拳的人可以通过掌握这108式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和太极拳的技术水平。
陈式太极拳行拳过程,如何做到脊椎行拳?
我看到这个问题心里面很茫然,我因为腰疼为健身而学习太极拳,这是第一次听说脊椎行拳。
2012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劳动我患上腰疼痛,大医院做了一通检查,医生开了一盒尼美舒利的止痛药。我很生气吃止痛药还用找大医院吗?所以我为健身而走上了学习太极拳的道路。
12年我跟老师学习6个月后,范老师来邹平一趟,范老师的讲解很朴实,但范老师演实的太极拳却是精妙无比。范老师的手软弱无骨。这一面之缘坚定了我学拳的决心。
我在练拳过程按老师讲解认真练习,老师很少讲气,也没讲过脊柱行拳。我经济能力太有限无法拜访名师,但我老师追随范老师20多年了。我真的不明白太极拳究竟应怎么练习。
我看到有人问学习太极拳怎么快速入门?我感觉不要说入门了,我连门都找不到。
我劝广大拳友按自已老师的讲解认真练习,老师手把手教都学不会,更别提他法了。
如何做到脊椎行拳?这个问题让理论家回答,洋洋洒洒数万字,还是意犹未尽!但是,你越看越懵懂,怎么说了这么多,脊椎呢?
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行拳的时候身往后靠!
问题来了,身往后靠,重心呢?往后靠就找到脊柱了?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不二太极:努力用简单的语言支简单的招,为太极拳自学、初学者解疑释惑!若有帮助,恳请点赞、关注。但有谬误,恳请指教、批评。
于武术而言,脊柱和胯,是龙与虎。脊柱如龙胯如虎,劲力全从此中来。所以,太极拳“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脊椎行拳的意义正在于此。
身往后靠,是个意识。行拳的时候,心里想着往后靠,重心就不自觉往后移,往脚后跟上移。这样你为了稳定,就要不自觉地往前晃。往前一晃,体会一下后背,什么感觉?
对了!尾椎一顶、后背一紧!就是这个感觉!
记住这个感觉,以后行拳就特意找找这个感觉。慢慢滴,就找到了脊柱,再慢慢滴,就找到了“力从脊发”,再慢慢滴,脊椎就会行拳了。
祝练拳愉快!
不二太极:努力用简单的语言支简单的招,为太极拳自学、初学者解疑释惑!若有帮助,恳请点赞、关注。但有谬误,恳请指教、批评。
陈式太极拳行拳过程,如何做到脊椎行拳?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陈式太极拳在行拳过程中,完全是遵照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在重心左右互换的过程中,由于骨盆的左右弧线运动,从而使人体脊柱随着骨盆做微小的蠕动,就类似蛇向前运动时的状态,只不过动作很微小,一般人不能细心体会到而已。这种动作是由于骨架的结构自然形成的,而且也必须是这样运动。
太极拳正是根据此原理进行专项的训练,每一动作都是这种运动原理。最初入门开始把肩胯练松开之后就是这种专项的训练。我们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是把练习脊柱单独作为基本功训练,每天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直到全部掌握运动要领。
最初的动作很简单,就类似懒扎衣转换六封四闭的动作。***取高架子的站立姿势,反复练习通过重心的转换时骨盆的运动带动肩肘手的运动。就这样每天反复练习,体会在运动的时候脊柱的由下至上类似蛇动的节节贯串的感觉。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尤为注意的就是架肩和晃肩。这是作为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的时候必须时刻校正的问题。太极拳的发劲动作都是以脊柱的这种运动为主的,辅以类似毛毛虫的蛹动。
当左右的这种脊柱的练习掌握了之后,就开始训练骨盆前后翻转带动的脊柱类似毛毛虫的蛹动劲的训练。所谓的骨盆发劲,就是这种训练的结果。这种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双脚横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反复练习类似斜行转换初收的开合转换的练习,体会脊柱由下到上类似毛毛虫蛹动的节节贯串的劲力。这种训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挺胸和罗锅。老师在指导学生训练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予纠正,直到学生完全掌握这种运动规律。
当你把这两中训练融会贯通,全部练的自然纯熟之后,带到你的拳术套路之中,就可以做到脊柱行拳了。在带入到套路中的过程中,注意有两种训练方法,一种是表演的方式,动作稍微夸张,但是很吸引人。另外一种是不露形的,也把这种劲力走出来了的练功的方法,但是没有表演的方式那样好看,没练到的人基本上都看不出来。
我的学生和外地来求学的爱好者,我都会让他们摸着我的后背,我给他们做动作,让他们体会我在练习时的劲力的微小变化,告诉他们咋样才是练功方法,咋样是表演的方式。现在很多老师都把表演的方式当成练功方法来吸引和教授学生,误导了不少的爱好者,他们在那胡乱的扭来扭去还以为自己练的是身法,其实已经练的偏门了。而且一旦养成了这种错误的习惯动作,很难改正。
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能让爱好者做到脊柱行拳,可以在留言区或者评论区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