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阴阳转换,人体起居有节,应如何养生?
咋天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结速,凉爽的秋天到来。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正是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此时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同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处暑之后。是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做好身体的养护工作也是每个人的首选,在这个节点上应饮食有节,起居有节,可为日后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处暑时节正处于白天热,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大,不时有秋雨或者雷阵雨降临,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些都是处暑节气的特征。所以说按照节气气候变化、根据自身体质等客观规律,进行合理的安排生活起居、饮食作息,保持一定的节律。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午睡也是处暑节气的养生之道,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同时处暑时节气候干燥,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皮肤紧绷、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此时宜多食具有养阴清肺作用的食物。如蜂蜜、银耳、百合、莲子、芝麻、鸭肉、梨以及豆类与奶类等,其中莲藕切片煮粥或是煮汤食用效果会更佳。这些食物吃了以后,不仅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同时还能补充营养,让身体有更多的养分滋养。除此之外,还可多食用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多喝粥、多喝汤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此外,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其实这个节气适合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天在体内郁积的湿热。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大量出汗而损失阳气。
处暑节气正处于从夏季到秋季的过渡期,天气变化无常,刚从酷暑难耐的盛夏进入“多事之秋”。所以建议大家在平时饮食中,要合理的膳食,进食各种营养粥、汤,增强体质,及时预防秋季各种疾病的发生。对起居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今日处暑!在处暑怎么样养生,才让身体调理最佳?
处暑代表夏天暑气终结,同时也是秋天收敛肃降之气开始显现的时节。人体与外界环境相感应,此时节令多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湿气在下焦的表现,还有人关节僵硬,腰酸腿沉等现象。
养生要点:
第一,寒湿在下生变,体虚的朋友不要穿短裤,应穿长裤,防寒湿侵袭关节。
第二,调整进食水果时间,尽量在中午吃水果,避免晚上吃水果,增加脾肾代谢水湿的负担。
第三,多吃绿叶蔬菜,清利长夏稽留的暑气。
第四,多做拉伸运动,拉伸后背膀胱经,多做户外运动,观高望远,舒畅情志。有条件的可以做艾灸,有调畅气机,平衡阴阳的功效。选中极、太冲、太白穴。温灸15-20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