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傅清泉的拳架打杨氏太极103式,有什么不同?
太极拳六大门派陈、孙、扬、吴、武、和虽然套路和动作不同,但他们一脉相连,行拳理论相同。傅清泉师傅行拳刚柔并齐,浑然天成。如果傅清泉师傅用85式打扬氏103式太极拳,一样太极韵味。只不过是多式吧了。
传说,过去武林界都知道——“陈氏太极杨家传;杨家太极傅家传。”……说明傅清泉传的杨氏太极拳,比较能代表该拳的精髓……
原因是,傅清泉的爷爷傅仲文,在杨澄甫(“甫”和“傅”拼音都相同,而且还是一声和四声——用梅花易数直观也能看出来,传承的暗接力。)……当时杨澄甫南下教拳,他的孩子们都小,不在身边……杨澄甫因故去逝后,都是其徒弟和家人回传的……所以,杨振基把杨氏太极拳的掌门,没有内传,而传给了外姓,消除了内外,让大家传了……
总之,杨氏太极拳103式和85式,都各有千秋!而傅清泉的85式杨氏太极拳,风格则“丝毫不爽”的更接近于原貌一些……
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最舒适自然的练拳方式,拳架是拳架,主要是为了熟练招式,如果打拳时没有主意内涵,只是练一个周身放松,舒适自在,想实用很难。
不管是谁的拳架,都是这个道理。
练拳要能实用,就不能散漫随意着练,推手、试劲,站桩,抖杆,散手等能加强实战能力的训练方法都应该练习。
恐怕要流过汗、受过伤、挨过揍,揍过人才行。
付清泉85式太极拳玉女穿梭教学?
单鞭完成了,接着就是玉女穿梭。
2,左脚抬起路过右脚向西南方迈步。左小臂向上滚翻到头左上方撑掌,手心向上。右手向前推掌到胸前。同时左弓步完成。
3,后坐,左脚内扣抱球,左手上,右手下。转体向东南方。
4,右脚抬起向东南方迈步。右小臂向上翻滚到头右上方撑掌,手心向上。左手向前推掌到胸前。同时右弓步完成。
5,同1、2条,只是方向东北。
6,同3、4条,只是方向西北。
85式杨氏太极拳共四个玉女穿梭,是四个方位,顺序是西南,东南,东北,西北。需要注意的是,太极拳所有的动作 都是外撇脚,唯独玉女穿梭是内扣脚。
傅清泉的太极拳到底实不实用?
这个问题太没有智慧,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大都在舍近而求其远,都想练成绝世高手,成为一代***,不过是成名获利而已,太没有智慧了,太极拳修心养性,天地人和谐一体,技击只是太极拳所有的一项功能,不可夸大其词,真太极其中奥妙不可言,是大智慧,得其道者甚少,故外不懂亦不信,故不可言!不可言!
他爷爷傅钟文当年(一九三几年)与其舅舅杨澄浦,与同在山西军队教拳的绵掌门名家王子鸣双双交手后,由于王子鸣未给他们俩留颜面,而被傅钟文连开六枪打死一事,杨家拳能不能战早有公论!
现在太极拳养生可以,没有任何实战性,所谓推手不过是玩游戏推木偶,即便是说能打的太极爱好者,必是练散手,拳击力量为主冠名太极,而仅靠练太极就能成为搏击高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古代武林高手所以能打,大都单练力量,对打实踐中磨练出来的,套路仅为活动筋骨,强壮体质,灵活身于,避免单式训练枯燥,而摸索出的活动规律,或都是为了生计授人套路作为谋生手段,我不是黑太极,而是因为喜欢太极,即然喜欢就要正确认识太极,而不能借太极之名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自我陶醉,夜郎自大,避免吹大了被打脸,不喜勿喷,自家观点,也许我还是太极门外汉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还不能等同拳击散打泰拳这些竞技类项目。
格斗永远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击打,你要研究的是对手的心态,对手的劲力,对手的反应,你要因为对手的动态做出应答的行为,你研究的是对手。
傅清泉大量的展示的功法是围绕着自我的身体,自我的身心的锻炼,他极少讲究人与人之间的斗,这完全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现在或者说近代太极拳主要向推手方向发展。与人接触后,有一定的技击作用。但主要还是本门内游戏性质而己。推手或称打手歌,即棚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最后的总结也是益受延年做为最终目的。虽然练拳架可以增长功力。但由于多年以来,主要追求推手的巧妙与劲路。在步伐灵活、闪展腾挪,手如刀斧。等己基本无人练习,只追求懂劲,粘连粘随的推手技巧。离真正的出手伤人、甚至毙命的太极拳早己风马牛不相及。
傅清泉八十五式指裆拳分解?
动作一、右脚向前迈步,右脚尖稍外撇, 随即重心前移;左脚跟提起;同时右 掌向前、向下弧形运至右腰间,掌心 向上;左掌由左向前弧形平抹,掌心 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
动作二、左脚向前迈步,先以脚跟着地, 然后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前弓,右腿 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微向左搂 举,臂呈半圆,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右掌变拳向前下方打出,臂微屈,拳 眼向上;眼看前下方。
杨大卫杨式太极正宗吗?
杨大卫杨式太极拳谈不上正宗不正宗。正宗杨氏太极拳是以杨露禅后人传授为主的历代传人,目前为止赵幼斌算是杨氏太极拳正宗。杨大卫练的是杨氏太极拳85式,他最大的贡献是2013年七月杨大卫发起成立***自治区武术协会,从此结束了***作为省会城市没有武术协会的历史。杨大卫至于正宗与否有待历史考证。
杨大卫的八十五式太极拳正宗。
杨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县杨露禅及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相传已200多年,此拳拳架舒展及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形态轻灵;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