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只适合老年人或体弱者吗?
这个观念,有点偏颇,练太极拳其目地以此调整人的体内各器官达到阴阳平衡,给人体积攒能量,使每个练拳的人体内经常保持足够的能量。这样人才能远离疾病,永远保持健康的身体。所以说不论任何人都可以练的,不只是局限于有病和老年人。这是本人个人体会,不一定全面,也有偏差,请各位海涵。
太极拳适合哪个年龄层次的人群?经常打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适合10岁到七十岁练。好处:
1、能够平衡气血,练习太极拳最关键之一是要平衡,在练太极拳的时候要注意平衡心气,因此坚持练习太极拳,具有平衡气血的作用。2、促进消化,练习太极拳还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保护身体健康。3、促进新陈代谢,练习太极拳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因此每天早上可以练一下太极拳。4、抗衰老,人们经常练太极拳,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一些老年人则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练太极拳能够舒展筋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太极拳这项运动对学习者的身材有要求吗?
太极拳不仅是练身体,而且是一项身心兼修的全面锻炼。身材练得挺拔、舒展,是练拳的附带功效,同时也是考察练拳是否标准、得法的标准之一。中正不偏、虚领顶劲、松沉自然是练太极的基本要求,也是长期锻炼、不断修正才能逐步达到的,掌握了这些要领,就可以正身架,身材自然可以有所变化。
练太极可以修身心,但不要求练习者有多好的基础和身体条件,对身材高矮胖瘦更没要求。练太极起点有高有低,条件好的进步快点,身体较弱的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大,这些都是外在的,关键还是逐步树立太极、阴阳、中正、自然的正确理念,在练拳中体悟太极的运行规律,做到这些,任何人都可从中受益。
太极拳这项运动对学习者的身材有要求吗?
太极拳这项运动对任何身材都适合练习,对习练者没有绝对的身材要求。
首先你要确定你练拳的目的,单纯以健身为主的,适合任何身材的人练习,年相对大一些的、比较胖的人就用高架子的拳架练习,主要以养生为主,动作舒展柔和即可,只要要领正确、不伤到膝盖,就可以任意自然的练习。
如果是年轻人,身体强壮想练出来功夫,就得***用低架拳来进行功力的训练,这种架子对提高年轻人自身的功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如果是体弱的年轻人,就先从中高架的拳开始练习,等耐力增加,功力稍微提高一些再进行低架拳的练习。
如果是中年人体质很好也可以从中架拳开始练习,这种拳架灵活,也可以增长功力。但是现在的中年人肥胖的居多,建议就从高架拳开始练习,等坚持一段时间体重降下来之后,转为中架拳,这样子逐渐降低到适合自己的高度练习。
如果是中年体弱的人开始练习,建议先从抖动放松功开始入手,等体质增加之后,再过渡到桩法和拳架的训练,不然上手就开始练习套路,恐怕体力跟不上造成动作不准确而压到膝盖,或者腿力不足造成紧张而引起横气添胸。
如果是老年朋友练习,建议稍微蹲一点即可,几乎就是站着打拳,主要把气血活开了即可,建议多练习走路练功方法和坐桩、卧桩的练习,这样子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爱好者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材和体质特点,从易到难,逐渐加量,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千万不要看别人练啥自己就跟着练啥,也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只要自己达到健身的目的即可。
如果是健身无所谓,如果是要培养运动是有讲究的。
1、心理素质稳定,太极是慢节奏演练,心理稳定的素质很重要。
2、柔韧要好,太极很多动作是舒展,要展示柔美、
3、慢肌群要比快肌多会更好些。
3、下肢要有力量,上肢要稍长,下肢有力可以稳固,上肢修长可以很有美感。
太极拳对学习者的“身材”没要求,但对“身体”有要求。对身体有啥要求呢?
三句话:吐痰不挂嘴,撒尿不湿腿,走路不用推。
基本上,四肢健全的人,不论年龄、不分性别,都可以练习太极拳。
年轻人练拳,自当精益求精。尤其要注意加强武术基本功练习,把筋骨皮肉膜彻底拉开,在此基础上,一丝不苟盘拳架,读书明礼增见闻,这样将来能得着很大的功夫。
中年人练拳,一忌“强成”,二忌“贪多”,三忌“卖弄”。
一要切忌“强成”。因为中年人的身体结构已经基本定型,不可强求动作标准到位,不可强求低架大步,一定要顺着自己的身体感觉走,高架、小步,把圈画圆,久之筋骨自开,动作自到位。
很多中年人练拳,也想年轻人一样,要求自己打低架、迈大步、学发力,久而久之,练坏了关节,消耗了精血,动作看起来确实漂亮了,实则筋骨内脏受损而不知。
二要切忌“贪多”。笔者常见有些中年人练拳,听着音乐,把杨氏简化24式、陈氏精要18式、杨氏48式、陈氏74式,各练一遍,然后开始练剑……看得人眼花缭乱。
殊不知,每个运动体系,都自称章法,拳理相通而路径各异。貌似你会的真多,实则你练着冲突,这么练你再练10年也得不到功夫。
练拳“宜专不宜杂”,你捡着一个拳架,在一套完整的运动体系里面,专心致志,反复磨合锻炼,筋骨皮膜内脏自然润滑整合,久而久之,自得功夫。
三要切忌“卖弄”。中年人一旦练拳得法,容易痴迷上瘾,遍数多了,就有功夫上身。有功夫在身,就往往喜欢显摆卖弄。为求显摆卖弄,又往往会“贪多”“强成”,这就失去太极拳“顺应自然”的精要内核。
太极拳于中年人的意义,更多的是修身养性、强体明理,致良知,通过修习太极拳,开启悟道证道合道的大门。
切切不可为了区区一点虚荣心,而失去了悟道证道合道的真正机缘。
中年人练拳,一定要自信。马虹老师是40岁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我本人也是40岁开始学习太极拳的。
可以负责任地讲,40岁开始练拳并不晚。只要你不要“强成”“贪多”“卖弄”,加之明师教诲指导,一样能让功夫上身。
老年人练拳,重在养生防病。根据我跟多位老人交流的心得,老人练拳记住三条即可:
一要思想放松,彻底放下。如果能把“我执”去掉,老人练拳亦能得大功夫。
二要把圈画圆,高架缓行。虚实转换一定要舒、缓、慢,双手把圈划园,有助于内脏润滑。
三要专注体会自己内心的舒适感。这样练拳,就完全可以达到疗愈各种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了。
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sdaojiao.com/post/296.html